叶玉如教授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
讲述“针对大脑疾病的基础和转化医学整合研究”
7月9日,金沙集团1862承办的第31期“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B323举行。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及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玉如为广大师生做了一场名为“Integrating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for brain disorder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金沙集团1862李蓬教授主持。

图为叶教授做学术报告
叶教授的实验室长期关注于大脑神经元突触发育和神经信号传导的基础研究,并注重将所获得的线索和成果应用于阐释脑疾病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手段的开发。本次讲座,她同大家分享了最近她实验室关于阿尔兹海默氏症的研究成果。首先,叶教授介绍了阿尔兹海默氏症的研究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突触功能紊乱在疾病发生和恶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叶教授实验室研究显示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EphA4是突触可塑性的负调控因子,激活EphA4信号通路会减少突触的数目,突触传递和突触电位的频率。阿尔兹海默氏症疾病模型提示EphA4在病理状态下被过度激活,而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抑制EphA4信号通路活性能够一定程度恢复因疾病而受损的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学习认知的功能。
接着叶教授介绍了基于结构拟合和计算的方法,从中药中筛选出了能够特异性识别EphA4的小分子。通过饲喂给药,该小分子能够抑制阿尔兹海默氏症小鼠模型中EphA4的过度激活,并能明显改善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以及病人机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为讲座现场认真聆听的师生
互动环节,在场同学纷纷踊跃举手提问,就报告主题相关问题发表独到见解,叶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报告结束后,广大师生对叶教授的精彩报告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人物简介:
叶玉如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她毕业于美国波士顿Simmons学院获化学和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并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任职于Regeneron等国际著名生物医药公司,领导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及药物研发方面的工作。1993年起受聘于香港科技大学,先后出任生物化学系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及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叶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神经科学的前沿领域,她在研究脑部发育和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病因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并从传统中药发现能应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新分子标靶。
叶教授的研究成果获得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同,在顶尖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超过250篇论文和综述,文献被引用超过17,000次,拥有23项国际科技发明专利权,并兼任多份科学期刊的主编或编委,包括《神经科学杂志》的资深编辑。
叶教授屡获殊荣,先后获颁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奖项。她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她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另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举为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首位得奖的中国人。她于2003年及2011年两度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并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叶教授获法国政府颁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表彰她的科学成就以及于推动中、法、港在科研与高等教育方面合作的贡献。今年5月叶教授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这也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